釹鐵硼磁鐵被稱為“ 磁王”,它在1983年被發現,1985年在日本、中國和歐美同時開始產業化,到現在已經經歷了35年歷程。這35年來全球釹鐵硼永磁材料產業蓬勃發展,磁性能不斷刷新記錄,材料品種和牌號不斷增加,產業技術創新日新月異,材料的產量迅速提高。
釹鐵硼磁鐵是由釹、鐵、硼形成的四方晶體,按照生產工藝的不同可分為燒結釹鐵硼、粘結釹鐵硼和熱壓釹鐵硼三種,由于生產工藝的不同,他們在產品磁性能、后加工及應用上具有較大的不同。
燒結釹鐵硼磁鐵是釹鐵硼家族中產量最大、應用最為廣泛的產品,它用粉末冶金法生產,根據產品矯頑力的不同分為N、M、H、SH、UH、EH和TH這7個系列。目前已商業化生產的燒結釹鐵硼,剩磁最高可達1.45T以上,內稟矯頑力最高可達2786kA/m,工作溫度根據矯頑力的不同在80°~200°之間。燒結釹鐵硼易被氧化和腐蝕,因此需要做表面處理,根據使用環境要求的不同,可采用磷化、電鍍、化學鍍、電泳、氣相沉積等表面處理手段,常見的鍍層如鋅、鎳、鎳銅鎳、環氧樹脂等。
燒結釹鐵硼磁鐵難于精密加工成特殊形狀,而且在加工過程中易出現開裂、破損、不易裝配等問題,為解決這些問題,人們嘗試將永磁體粉碎后與粘接劑混合,在磁場中壓制成型,粘結釹鐵硼就這樣問世了。它有著成本低、尺寸精度高、形狀自由度大、機械強度好、比重輕等優點,在市場上得到了廣泛應用。